【CSF文化会】成都:以文化自信铸就城市灵魂

发布时间:2025-03-18 来源:

  CSF文化会了解到,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文化自信”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高频词。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繁荣文艺创作”“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数字化赋能文化传承”等表述,为文化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十大古都之一,成都正以文化自信为核心,铸就城市灵魂,激活城市发展内生动力。通过一场“哪吒式”的破局,成都向世界展示了“传统基因”与“创新表达”共舞的城市叙事,谱写新时代人文华章。

  


  观点聚焦: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

  

  深耕川剧艺术四十余载的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文联主席陈智林,时刻关注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他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哪吒2》的“破圈”传播和“跨海”传播,正是用当代叙事语言重新编码,激活了跨世代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自信。这充分证明了深入挖掘、传承传统文化、创新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

  

  2025年首个“非遗版”春节,传统文化的魅力大放异彩。川剧《白蛇传》片段借助春晚小品《借伞》成功出圈,其中的托举、蛇缠腰等川剧技巧,动作行云流水、刚柔并济,让观众惊叹不已。陈智林表示,成都通过“戏曲进校园”“非遗活态传承”等项目,让年轻人从“看热闹”到“懂门道”,而“川剧艺术中心”等平台则让传统文化走向生活场景,成为城市流动的基因。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推广队伍,成为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如何用艺术提升青少年的创造力,也成为陈智林今年提案的重点关注议题。

  


  成都文化建设:探索文商旅体融合发展之路

  

  CSF文化会了解到,成都的文化自信,既深植于历史,又涌动于当下。

  

  有着300余年历史的祠堂街,通过有机更新,在保护好6栋百年建筑和老梧桐树的同时,引进10余家西南首店,打造集艺术、商业、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艺术商业社区”。与周边的成都博物馆、四川省图书馆一起,为市民构建起“十分钟文艺生活圈”。

  

  “金沙太阳节”、都江堰放水节、双遗马拉松……成都正探索文商旅体融合发展之路,让更多文化遗产“火”起来。通过技能大赛、名家工作室等方式,加强蜀锦、蜀绣、漆艺的保护传承;推动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申遗保护,推动宝墩、东华门等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让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中历久弥新。

  

  四川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阿来表示,成都作为一座拥有丰富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城市,大有可为。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文旅融合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提升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他认为,文旅融合中“文”的部分亟须提档升级,深度挖掘当地历史人文、民俗风情,让文化的软实力在文旅开发中得以呈现和转化。

  


  文化建设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力

  

  随着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2024汤尤杯、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等一系列国际盛会的成功举办,成都的文化建设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4年,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达2800亿元,新文创活力指数位居全国首位。成都可可豆动画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一杯咖啡的距离”协同创新;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集聚腾讯、网易等60余家企业,形成“动漫产业圈”。

  

  CSF文化会了解到,站在“十四五”收官之年,成都锚定建设“三城三都”目标,赓续天府之国的历史文脉,以文化自信为内核,将古蜀文明的神秘、市井烟火的温度、科技创新的锐度,熔铸成独一无二的城市灵魂。当火锅的麻辣鲜香浸润着茶馆的悠然时光,当科幻的星辰大海照进非遗的千年传承,这座“创新创造之城”已然扬起风帆,驶向更辽阔的人文海域。

  

  来源:互联网


上一篇: 【CSF文化会】传统书写工具的文化瑰宝:湖笔与宣笔 下一篇: 【CSF上海文化会】国画创作中的“黄金组合”:勾线笔与生宣墨

CSF文化会官方

微信公众号

CSF文化会官方微博

CSF文化会官方小程序

CSF文化会官方抖音

CSF文化会官方小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