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28 来源:
在当今数字化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沉浸式体验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传播模式,正在深刻改变红色文旅产业的发展格局。CSF上海文化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展示平台,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前沿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沉浸式体验在红色文旅形象传播中的作用与价值。
一、沉浸式体验:开启红色文旅形象传播的新模式
CSF上海文化会了解到,沉浸式体验集成了包括3D全息投影、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多通道投影、激光投影显示等前沿科技成果。通过再现艺术形式、提取文化元素、唤起情感记忆等手段,沉浸式体验逐步成为文化产业中最具创新性和前沿性的新兴领域。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政治性、革命性、人民性、科学性、民族性等特征,是新时代发展红色文化产业、以文化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将红色文旅资源作为当地旅游行业的优势资源,红色文旅产业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已然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风口”。然而,对于以静态形式存在的红色文旅资源,参与者往往只有在记忆和现实场景中才能更易理解或感知。因此,相关主体借助沉浸式体验,可以将静态的红色文旅资源转化为动态的展示内容,将记忆的想象变成真实的存在。通过刺激参与者的感官,赋予其身临其境的五官联觉体验,让参与者在真实和虚拟之间进行合情合理的交互行为,并实现精神层面上的满足。这种体验不仅丰富了红色文旅资源的内涵,还促使红色文旅资源在新技术的支撑下焕发光彩,助力红色文旅形象传播体系的构建。
二、沉浸式体验:赋予红色文旅形象传播的优势与维度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文旅融合的目的,也是红色文旅发展的实践导则。当前,沉浸式体验已成为文旅行业中的“高频词”。相关主体通过发挥沉浸式体验的优势,将红色文旅资源融入旅游行程中,让参与者深刻感受到红色文旅资源的魅力,进而推动红色文旅形象出圈。
沉浸式体验兼容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感知交互、3D全息投影等数字技术,能够突破红色文旅形象传统展示形式,使参与者置身于特定的场景之中。这种技术对场景的建构可以转变时空、模糊时空的界限,契合红色文旅资源时空跨度大的特点。参与者在特定的历史场景中,便会失去时空意识,进而产生沉浸感。沉浸式体验对时空的延伸可以进一步调动参与者的感官,捕捉参与者置身于特定场景中的细微感觉,以此实现人体感知系统的协同,使参与者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感,从而体现虚拟空间的真实性和整体性,为红色文旅资源提供独特的叙事空间。这种体验使参与者成为空间内的主角,并通过身体在场的体验,增强对红色文旅资源的生理感知和心理感知,以此构成红色文旅形象具身传播的基础。
在沉浸式体验的叙事空间内,其所构建的景观、情境等使参与者能够亲身体验红色历史事件,在体验中回顾历史,切身感受红色文化的底蕴。这种深度体验让参与者对红色文旅资源的认知更加深入。在这种沉浸式体验过程中,参与者处于叙事空间的中心,可以直接接收信息,与不同节点的人、事、物产生连接,以此触发参与者的记忆系统,刺激参与者对红色文旅资源进行记忆和联想,建构参与者与红色文旅资源之间的认知通道,从而进一步深化参与者对红色人物、红色事件、红色故事等内容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参与者的身份从主动参与者转变为共同创造者,成为红色文旅形象传播的一部分。
三、CSF上海文化会的启示
CSF上海文化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展示平台,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前沿的视角。通过展示沉浸式体验技术在红色文旅产品中的应用,上海文创礼品展不仅展示了红色文化的创新传播方式,还为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例如,展会上展示的红色主题VR体验项目,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革命历史场景之中,亲身体验红色文化的魅力;而通过3D全息投影技术展示的红色文物,让观众能够近距离观察文物的细节,感受历史的厚重。
CSF上海文化会的案例表明,沉浸式体验技术不仅能够丰富红色文旅产品的形式和内容,还能够提升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增强红色文旅形象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通过这种创新的传播方式,红色文旅产业可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和参与,推动红色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沉浸式体验视域下的红色文旅形象传播,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必然选择。通过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我们可以更好地将红色文化传递给新一代,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