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13 来源:
文化会了解到,近年来,民俗文化产业迅速崭露头角,成为一个独立且迅猛发展的朝阳产业。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上升,且不容忽视。民俗文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独一无二,一旦与经济发展步调一致,便能激发经济主体的热情、主动性与创造性,进而催生出巨大的创造力,为经济高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方式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游客倾向于选择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民俗旅游目的地。因此,开发具有独特魅力和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景点和线路,提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将成为民俗文化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
民俗文化频频出圈
清明假期,福建泉州蟳埔簪花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体验。“簪花围”是蟳埔女簪发戴花的传统民俗,已成为当地文旅IP顶流。除蟳埔簪花,还有福州游神、广东潮汕英歌舞等。这些活动不仅现场人山人海,线上观看播放量也数以亿计。
从今年大热的游神、英歌舞来看,新主体、新创意、新媒介和新场景的融入,成为传统民俗活动鲜明的特色。
在这些“出圈”的民俗活动中,年轻人是主要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传播者,所谓“80后出钱、90后管理、00后出力”的组织模式,体现了民俗活动中代际人群的构成特点。年轻群体的生活视野、审美趣味、文化观念、传播习惯等产生直接影响,使传统民俗呈现“年轻态”特点。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民俗及民众的日常生活。
民俗文化行业是一个涵盖广泛的领域,包括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民间信仰、民间风俗等。
民俗文化行业现状
文化会了解到,近年来,民俗文化受到重视,成为一些地方促进经济发展、群众致富的宝贵资源。比如,一些地方主打“民俗游”品牌,实现了民俗传承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双丰收,凸显了民俗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和价值。民俗文化具有其不可替代的经济效益,适应经济发展的民俗文化能激发起经济主体巨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空前的创造力,推动经济迅猛发展。
民俗文化上游主要包括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地方特色产品等,这些元素是民俗文化的基础和源泉。下游应用行业则包括文化旅游、非遗传承、节庆活动等,这些行业通过挖掘、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将其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产品和服务。
据对全国7.3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2023年,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951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8.2%。其中,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2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7.1个百分点。
2023年,文化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566亿元,比上年增长30.9%;营业收入利润率为8.93%,比上年提高1.55个百分点。2023年末,文化企业资产总计19620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6%;每百元资产实现营业收入为68.3元,增加0.8元。
民俗文化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
文化会了解到,近年来,民俗文化已迅速发展为一个相对独立且增速显着的朝阳产业,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有望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通过产业化进程,民俗文化产品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商品化率不断提高。这种趋势不仅促进了民俗文化传承人的素质提升,强化了他们的市场意识,更有助于孵化出新型的社会化服务载体。
民俗文化衍生品市场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衍生品包括服饰、饰品、手工艺品等,它们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还能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求。通过创新设计和品质提升,民俗文化衍生品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成为市场的新宠。民俗文化的跨界融合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与其他产业领域的合作,如影视、动漫、游戏等,可以打造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的民俗文化产品,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
以上是小编带来的民俗文化行业相关资讯,如果您对这个行业感兴趣,欢迎您来文化会,做更深入的了解!
来源:中研网